跳转至

基础知识简介

本文初稿已完成,但可能仍需大幅度修改

服务器需要使用的存储方案与个人计算机的差异较大,例如:

  • 服务器提供了大量的盘位,不同服务器的盘位使用的接口、磁盘的尺寸可能不同。
  • 服务器一般提供 RAID 卡,可以在硬件层面实现 RAID 功能,大部分 RAID 卡也允许管理员设置直通到操作系统中,由操作系统实现 RAID 功能。
  • 根据工作负载的不同,可能需要考虑不同文件系统的差异,并且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。
  • 由于磁盘数量多,磁盘故障的概率也会增加,因此需要能够及时发现故障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  • …………

本部分会对运维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。

术语

  • 所有的数据最终都存在一块或多块物理磁盘上。在数十年前,软盘和光盘等也是常见的存储介质,但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。 磁盘向操作系统提供了块设备的抽象,块设备是一种具有固定大小,可以以“扇区”为单位进行随机读写的设备。
  • 现代的磁盘支持分区,通过在磁盘上划分出互不重叠的区域,可以将磁盘的容量划分为多个小块,用于不同的用途。
  • 文件系统是一种用于磁盘上的数据结构,它提供了文件和目录的概念,以及对文件的读写、删除等操作。 一个分区上只能有一个文件系统,但一个文件系统可以跨越多个分区。
  • 泛指一个文件系统及其底层的存储区域,它可以是一个分区,也可以是多个分区的组合。 例如,LVM逻辑卷管理方案将磁盘分区再次组合起来,成为一个额外的抽象层次。 为了与逻辑卷区分,有时候也会将直接存在于一个磁盘分区上的文件系统称为物理卷。 这两种概念在使用上没有区别,仅在探讨计算机存储方案时方便指代。

    特别地,对于一些不支持分区的古董设备(软盘),卷也可以指整个设备和其中的文件系统。

    Windows 会将所有的文件系统都称作“卷”。

磁盘

磁盘类型简介

在服务器上最常见的为机械硬盘(HDD)和固态硬盘(SSD)。机械硬盘使用磁盘片和机械臂进行数据读写,固态硬盘使用闪存芯片进行数据读写。 除此以外,还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存储设备,例如磁带、Intel Optane 等,这里不做详细介绍。

一般来讲,单块机械硬盘的性能取决于 RPM(转速)。在估算时可以认为顺序读写带宽在 100 MB/s 左右,4K 随机读写带宽在 1 MB/s 左右,IOPS1 在 100 左右。 而单块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写带宽在 500 MB/s (SATA) 或 1500 MB/s (NVMe) 以上,4K 随机读写带宽在 50 MB/s 左右,IOPS 在 10000 左右。 对于企业级硬盘,这些性能指标可能会更高。

硬盘的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参数是 MTBF(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,平均故障间隔时间)。 由于机械硬盘包含运动的部件,机械硬盘的 MTBF 一般会比固态硬盘低,大致在 10 万小时到 100 万小时。 尽管看起来很长,但是由于实际使用中的振动、温度、读写次数等因素,硬盘的实际寿命可能会远远低于 MTBF。 而对于 SSD 来说,一项更加重要的参数是 TBW(Total Bytes Written,总写入字节数),它表示了闪存芯片可以承受的总写入量,一般在几十到数千 TB; 读取操作对 SSD 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。

另一项与可靠性有关的重要参数是 Non-recoverable Read Error Rate(不可恢复读错误率),它表示了硬盘在读取数据时出现错误的概率。 对于机械硬盘来讲,这个值一般为 10^14 到 10^15,即平均每读取 10^14(12.5 TB)到 10^15(125 TB)位的数据中会有一位出现错误 (这不代表读取了 12.5/125 TB 之后就一定会遇到一次错误)。 而对于固态硬盘,一般为 10^16 到 10^17。 如果在重建 RAID 时遇到不可恢复错误(也被称为 URE)并且没有额外的 parity,那么重建操作会失败——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,也会丢失部分数据。

对具体的硬盘型号,建议阅读厂商的文档(例如 datasheet 等),以获取准确的信息。

Zoned storage,与叠瓦(SMR)盘

Zoned storage 是一种新型的硬盘存储技术,它将硬盘分为多个区域,每个区域的写入方式不同, 通过暴露更多的信息给 OS 使得针对性的优化得以进行,以提升硬盘的容量和性能。 我们常说的「叠瓦盘」就是一种 zoned storage。叠瓦盘通过重叠磁道的方式(类似于屋顶上瓦片排列一般)来增加存储密度。 其写入和固态硬盘的闪存有一些相似:需要先读取临近磁道的数据,然后擦除整个区块,再重写,会很大程度影响写入性能。 因此叠瓦盘内部通常划分为多个写入区域,以减小写入性能的影响。

但是你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叠瓦盘几乎都没有暴露 zoned storage 的接口给操作系统(这些盘也被称为 Device-Managed SMR), 因此在系统写入时仍会将其视为普通硬盘。 这导致了叠瓦盘的性能远不及传统的非重叠磁道的硬盘。硬盘厂商可能不会标注相关信息,因此在购买硬盘时需要特别注意。

磁盘规格与尺寸

关于磁盘规格,在服务器安装时我们主要关心以下几点:

  • 磁盘的尺寸(2.5 英寸、3.5 英寸)
    • 部分手册会将 2.5 英寸的磁盘称为 SFF(Small Form Factor),3.5 英寸的磁盘称为 LFF(Large Form Factor)。
  • 磁盘的接口与协议(SAS、SATA、NVMe、M.2、U.2)
  • 是否与服务器配置兼容:
    • 部分服务器会有硬盘白名单,只有白名单中的硬盘才能识别。
    • 使用的硬件 RAID 方案可能会对硬盘接口有要求,例如 SATA 和 SAS 接口的硬盘不能混用。

仔细阅读并确认厂商文档

一个现实中发生过的例子是:将错误的硬盘托架安装至服务器盘位,导致托架卡住无法取出,最后费了近半个小时,甚至用上了螺丝刀作为杠杆,才将其松动,取出硬盘。

磁盘需要带上托架才能安装到服务器中。托架的主要作用是固定住磁盘,并且方便安装和取出。托架的尺寸与磁盘的尺寸有关,3.5 英寸磁盘的托架一般需要安装转接板才能安装 2.5 英寸的磁盘,但也有一些托架预留了 2.5 英寸磁盘的螺丝孔位。同时,托架也一般有 LED 灯,在磁盘故障时会亮黄灯或红灯,也一般能够使用服务器的管理工具控制灯闪烁来定位磁盘。

磁盘接口与协议

机械硬盘使用 SATA(Serial ATA)或 SAS(Serial Attached SCSI)接口连接,一些固态硬盘也会使用 SATA 接口。SATA 是个人计算机上最常见的硬盘连接方式,而 SAS 的接口带宽更高(虽然机械硬盘实际的传输速度通常无法跑满 SATA 的带宽),支持更多功能,并且向下兼容 SATA,因此在服务器上更常见。

SATA 与 SAS 的详细对比可参考英文 Wikipedia 中 SAS 的 "Comparison with SATA" 一节

随着固态硬盘的普及,PCIe 接口的固态硬盘也越来越多见。PCIe 接口的固态硬盘通常使用 NVMe 协议,因此也被称为 NVMe SSD。NVMe SSD 常见的接口形态有 U.2、M.2 和 AIC(PCIe Add-in Card,即扩展卡)。

  • M.2 接口的尺寸最小,在个人计算机上也更常见,甚至可以放入硬盘盒中作为小巧轻便的移动硬盘使用。

    • 常见的 M.2 接口有 B-key 和 M-key 两种,主流的 NVMe SSD 通常使用 M-key 接口,而 SATA SSD 通常使用 B-key 或 B+M(两个缺口)。一个 M.2 接口是否支持 NVMe 或 SATA 协议取决于主板或控制器,因此具体情况需要参考产品的说明书。
      • 作为参考,2023 年以来市面上已经见不到只支持 SATA 而不支持 NVme 的 M.2 接口了,尽管 M.2 SATA 的 SSD 仍然有卖。
    • 除了接口的形状,M.2 接口的长宽也有一系列选项,例如 2230、2242、2280、22110 等,即宽度为 22 mm,长度分别为 30、42、80、110 mm 等。个人电脑一般采用 2280 的尺寸,而服务器(和一些高端台式机主板)上可能会使用 22110 的尺寸。这些尺寸不影响接口的电气特性,只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空间和散热需求。
  • U.2 接口形状与 SAS 类似,但是不兼容 SAS(毕竟底层协议都不一样),且 2.5 英寸和 15 mm 以上厚度的外形相比 M.2 也具有更好的散热能力,是服务器上的常见形态。

  • AIC 就是一块 PCIe 扩展卡,可以插入 PCIe 插槽中使用。
图片:M.2 SSD

M.2 2280 SSD
M.2 2280 SSD

图片:U.2 SSD

U.2 SSD
U.2 SSD

图片:AIC SSD

PCIe AIC SSD
PCIe 插卡式 SSD

S.M.A.R.T.

磁盘的 S.M.A.R.T.(Self-Monitoring,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,以下简称为 SMART)功能可以记录磁盘的运行状态,并且在磁盘出现故障前提供预警。SMART 可以记录磁盘的温度、读写错误率、磁盘旋转速度、磁盘的寿命等信息。

Linux 系统上可以安装 smartmontools 包来查看磁盘的 SMART 信息。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可用的磁盘与其 SMART 状态:

$ sudo smartctl --scan
/dev/nvme0 -d nvme # /dev/nvme0, NVMe device
$ sudo smartctl -a /dev/nvme0
(内容省略)

有关 SMART 指标解释与监控的内容将会在 RAID 中介绍。

Trim (Discard/Unmap)

SSD 的闪存存储的特点是:不支持任意的随机写,修改数据只能通过清空区块之后重新写入来实现。并且区块能够经受的写入次数是有限的。 SSD 中的固件会进行区块管理,以将写入带来的磨损分散到所有区块中。但是,固件并不清楚文件系统的情况,因此在文件系统中删除某个文件之后, SSD 固件会仍然认为对应的区块存储了数据,不能释放。Trim 操作由操作系统发出,告诉固件哪些区块可以释放,以提升性能,延长 SSD 使用寿命。一些特殊的存储设备也会支持 trim 操作,例如虚拟机磁盘(virtio-scsi)、部分企业级的 SAN 等。

关注存储的可用空间比例

不建议将存储的可用空间全部或接近全部耗尽,这是因为:

  • 机械硬盘:可用空间不足时,文件系统为了存储数据,会不得不产生大量磁盘碎片,而机械硬盘的随机读写性能很差;
  • 固态硬盘:可用空间不足会导致没有足够的空区块改写内容,因此可能不得不大量重复擦写已有的区块,加速磨损。

一般来说,确保 fstrim.timer 处于启用状态即可。一些文件系统也支持调整 trim/discard 参数(立即 discard 或周期性 discard, 一般推荐后者)。

RAID

RAID(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)是一种将多个磁盘组合在一起实现数据冗余和性能提升的技术。不同的磁盘组合方式称为“RAID 级别(RAID Level)”,常见的有 RAID 0、RAID 1、RAID 5、RAID 6、RAID 10 等。

RAID 0

也称作条带化(Striped),将数据分块存储在多个磁盘上,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容量,获得叠加的顺序读写性能(但随机读写性能一般),但没有冗余,任何一块磁盘损坏都会导致整个阵列的数据丢失,适合需要高性能读写但不需要数据安全性的场景。

RAID 1

也称作镜像(Mirrored),将数据完全复制到多个磁盘上,提供了绝对冗余,整个阵列中只需要有一块盘存活,数据就不会丢失。代价是整个阵列的容量等单块磁盘的容量,空间利用率低下,适合需要高可靠性而且不缺钱的场景。同时由于每块盘上的数据完全一致,RAID 1 的读取性能可以叠加(甚至包括随机读取),但写入性能不会提升。

RAID 5

将数据和一份校验信息分块存储在多个磁盘上,可以允许阵列中任何一块磁盘损坏,兼顾冗余性和容量利用率。重建期间的性能会严重下降,并且一旦在重建完成前又坏了一块盘,那么你就寄了。

不要为大容量机械硬盘阵列组 RAID 5

否则坏了一块盘后重建的时候就等死吧。

下面的思考题也会涉及到这个问题。

RAID 6

将数据和两份校验信息分块存储在多个磁盘上,比 RAID 5 多了一份校验信息,可以容纳两块磁盘损坏,适合大容量或者磁盘较多的阵列。尽管允许两块盘损坏,但我们仍然建议在第一块盘损坏后立即更换并重建,不要等到更危险的时候。

RAID 10, 50, 60

将不同级别的 RAID 组合在一起,兼顾性能和冗余,各取所长,对于 10 块盘以上的阵列是更加常见的选择。例如 RAID 10 = RAID 1 + RAID 0,通常将每两块盘组成 RAID 1,再将这些 RAID 1 的组合拼成一个大 RAID 0。

磁盘阵列不是备份

RAID 不是备份,它可以实现在某块磁盘故障时保证系统继续运行,但是不能在数据误删除、自然灾害、人为破坏等情况下保护数据。

磁盘阵列不是备份

图片来自金枪鱼之夜:实验物理垃圾佬之乐——PB 级磁盘阵列演进

RAID 等级比较

等级 容量 冗余 读写性能 适用场景
RAID 0 全部叠加 无,挂一块盘就寄了 顺序读写性能高,随机读写性能一般(略好于单块盘) 临时数据、缓存
RAID 1 单块盘 最高,只要有一块盘存活就行 叠加的读性能,但是只有单块盘的写性能 重要数据
RAID 5 N-1 块盘 可以坏一块盘 顺序读写性能高,随机读写性能差;重建期间很差 兼顾容量和安全性
RAID 6 N-2 块盘 可以坏两块盘 顺序读写性能高,随机读写性能差;重建期间更差 比 RAID 5 更稳一点
RAID 10 每组 RAID 1 容量叠加 每组 RAID 1 内只需要存活一块盘 顺序和随机性能都不错,并且重建期间还凑合 兼顾性能和安全性
RAID 60 (自行计算) 每组 RAID 6 内可以坏两块盘 顺序读写性能不错,并且重建期间更凑合了 盘很多,并且兼顾容量和安全性

RAID 4 和 RAID 50 在这里不作讨论,因为它们没人用。

思考题

  1. 为什么 RAID 5 和 RAID 6 的重建期间性能会很差?
  2. 为什么将大量的磁盘组合成单个 RAID 6 不是一个好主意?为什么 RAID 50 没人用?
  3. 为什么说 RAID 5/6 有很高的写惩罚(Write penalty)?
  4. 该帖子中,发帖人说自己组了 14TB * 12RAID 5。 假设这 12 块盘是机械硬盘,不可恢复读错误率为 10^14,如果仅考虑 URE,那么当损坏了一块盘重建时,重建成功的概率是多少? 如果不可恢复读错误率为 10^15 呢?

    提示:假设为二项分布,前者结果接近于 0(几乎不可能成功),后者结果接近于 0.25(凶多吉少)。

RAID 实现方式

RAID 可以在硬件层面实现,也可以在操作系统层面通过软件实现。

硬件:

  • LSI MegaRAID 系列是最常见的硬件 RAID 卡
  • HPE Smart Array 系列
  • 一些专用的存储服务器,如 HPE MSA、Dell EMC PowerVault 等存储网络(SAN)设备
  • Intel RST 和 Intel VMD,是个人计算机上常见的硬件 RAID 方案(但是非常难用)

Windows:

  • 较早的“动态磁盘”功能支持 RAID 0、1、5 等级别,并且是在分区层面实现的,因此同一个硬盘组上可以同时存在多个采用不同 RAID 级别的卷(文件系统)
  • 较新的 Windows 开始支持 Storage Spaces,可以实现更多 RAID 级别,以及“镜像加速”、“自动热迁移”等功能,但是比动态磁盘更加难用,重建也更复杂

Linux:

  • mdadm 是 Linux 上最常见的软件 RAID 实现方式之一
  • Linux 常用的逻辑卷管理工具 LVM 也支持 RAID 功能
  • 一部分文件系统,如 ZFS 和 Btrfs,也支持 RAID 功能

服务器一般都配备了硬件 RAID 卡,如果需要使用软件 RAID,需要设置 RAID 卡或对应磁盘到 HBA 模式(也叫 JBOD/Non-RAID/直通 模式)。 一部分低端 RAID 卡不提供相关功能的支持,尽管可以通过为每块磁盘创建单独的 RAID 0 阵列实现类似的功能,但是并不推荐。

性能测试

我们可以使用 fio 测试磁盘的性能,其支持在文件系统或者块设备上使用不同的 I/O 访问模式进行测试。

使用 dd 测速的不足

以下是使用 dd 命令测试一块希捷 4TB 机械硬盘的例子:

# 测试写
$ dd if=/dev/zero of=test.img bs=1M count=1000 oflag=direct
1000+0 records in
1000+0 records out
1048576000 bytes (1.0 GB, 1000 MiB) copied, 11.3336 s, 92.5 MB/s
# 测试读
$ dd if=/dev/sda1 of=/dev/null bs=1M count=1000 iflag=direct
1000+0 records in
1000+0 records out
1048576000 bytes (1.0 GB, 1000 MiB) copied, 6.68942 s, 157 MB/s

虽然可以使用 dd 命令简易地测速,但是 dd 命令有一些缺点:

  • dd 只能测试顺序读写的情况,无法测试随机读写。
  • dd 使用非常低的 I/O 队列深度,无法充分测试设备的并发性能,这对于固态硬盘尤为明显。
  • dd 命令中使用的特殊设备 /dev/urandom/dev/random 本身性能有限,可能会成为测试的瓶颈。(比如测试 dd if=/dev/random of=/dev/null bs=1M count=1000 可能只有 500MB/s 的速度)

因此要对磁盘进行更加全面的性能测试,我们需要使用 fio 这款更加专业的工具。

使用 fio 进行测试需要确定以下基础参数,这些参数描述了 I/O 负载是什么样的:

  • --rw:I/O 访问的模式,例如 read, write(顺序读写), randread, randwrite(随机读写), randrw(随机混合读写)等。
  • --bs:每次 I/O 操作的块大小,默认为 4KB。bs 对性能影响很大,电商平台硬盘标称的速度通常都是 1MB 大块顺序读写的速度(代表了拷贝大文件时的速度),而更加影响实际使用体验的 4k 的随机读写性能则要弱得多。
  • --size:测试文件的大小。支持 k/m/g/t/p 后缀(字节 B 可以省略),不区分大小写。使用 1024 倍率,要使用 1000 倍率,可以使用 kib, mib 等。

    SI 与 IEC 单位

    SI 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,采用 10 进制(即 1 KB = 1000 B);IEC 单位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单位,采用二进制和带有 i 的单位(即 1 KiB = 1024 B)。

    fio 出于对旧脚本的兼容性,默认情况下交换了 SI 和 IEC 单位的含义,即不带 i 的使用 1024 倍率,而带 i 的采用 1000 倍率。这在 fio 文档中有说明(参数 kb_base)。

  • --ioengine:使用的 I/O 引擎。默认为 psync(使用 pread/pwrite 系统调用)。在 Linux 上推荐选择 libaio 来使用系统的异步 I/O 接口,此时建议添加 --direct=1 参数使用非缓冲 I/O,因为 Linux 上缓冲 I/O 不是异步的。

  • --iodepth: 并发(处于未完成状态的)I/O 操作的数量,通常和异步 I/O 引擎结合使用。增加 iodepth 可以显著提高吞吐量。
  • --numjobs:fork 若干进程执行相同的 I/O 任务,用于进行并发测试。此时建议添加 --group_reporting 参数,这样所有进程的数据会被累加到一起。

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影响 fio 如何运行:

  • --filename:测试的文件名或者块设备名。fio 默认为每个任务生成单独测试文件,使用该选项使所有任务使用相同文件。使用相对路径时,可以使用--directory指定测试文件的目录(默认为当前目录)。
  • --name:任务的名称。fio 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测试任务,每个任务都有一个名称。命令行参数中每遇到一个 --name 会定义一个新任务,后面跟随该任务的参数。
  • --stonewall:等待前一个任务完成才开始这一个任务,fio 默认所有任务是同时执行的。
  • --runtime:测试的最大时间长度(无单位则为秒)。可以添加 --time_based 参数防止任务完成而提前结束
  • --readonly:检查当前任务是否为只读任务,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。
  • --loops: 多次测试取平均值。

以下是一些例子,一部分在编写其他内容时使用到了:

对正在运行的块设备操作时需要小心

对已经有数据的块设备进行写入操作会导致数据丢失,在测试时请加上 --readonly 参数。

使用 fio 测试块设备(/dev/mapper/vg201--test-lvdata)随机读延迟的例子

本部分编写时参考了 Oracle 的文档

一个只读情况下测试 10s /dev/mapper/vg201--test-lvdata 的 4K 随机读的例子如下:

$ sudo fio --filename=/dev/mapper/vg201--test-lvdata \
    --direct=1 --rw=randread --bs=4k \
    --ioengine=libaio --iodepth=1 --numjobs=1 \
    --time_based --group_reporting --name=readlatency-test-job \
    --runtime=10 --eta-newline=1 --readonly
readlatency-test-job: (g=0): rw=randread, bs=(R) 4096B-4096B, (W) 4096B-4096B, (T) 4096B-4096B, ioengine=libaio, iodepth=1
fio-3.36
Starting 1 process
fio: file /dev/mapper/vg201--test-lvdata exceeds 32-bit tausworthe random generator.
fio: Switching to tausworthe64. Use the random_generator= option to get rid of this warning.
Jobs: 1 (f=1): [r(1)][30.0%][r=233MiB/s][r=59.6k IOPS][eta 00m:07s]
Jobs: 1 (f=1): [r(1)][50.0%][r=218MiB/s][r=55.9k IOPS][eta 00m:05s] 
Jobs: 1 (f=1): [r(1)][70.0%][r=226MiB/s][r=57.8k IOPS][eta 00m:03s] 
Jobs: 1 (f=1): [r(1)][90.0%][r=219MiB/s][r=56.1k IOPS][eta 00m:01s] 
Jobs: 1 (f=1): [r(1)][100.0%][r=220MiB/s][r=56.2k IOPS][eta 00m:00s]
readlatency-test-job: (groupid=0, jobs=1): err= 0: pid=1334208: Sat Feb 17 23:46:54 2024
read: IOPS=56.0k, BW=219MiB/s (229MB/s)(2186MiB/10001msec)
    slat (nsec): min=1143, max=870047, avg=2109.53, stdev=1843.07
    clat (nsec): min=211, max=26562k, avg=14946.90, stdev=60736.24
    lat (usec): min=10, max=26564, avg=17.06, stdev=60.82
    clat percentiles (usec):
    |  1.00th=[   10],  5.00th=[   12], 10.00th=[   12], 20.00th=[   13],
    | 30.00th=[   13], 40.00th=[   13], 50.00th=[   13], 60.00th=[   13],
    | 70.00th=[   14], 80.00th=[   15], 90.00th=[   22], 95.00th=[   23],
    | 99.00th=[   52], 99.50th=[   76], 99.90th=[  174], 99.95th=[  243],
    | 99.99th=[  465]
bw (  KiB/s): min=185288, max=249304, per=100.00%, avg=223874.11, stdev=13053.14, samples=19
iops        : min=46322, max=62326, avg=55968.53, stdev=3263.28, samples=19
lat (nsec)   : 250=0.01%, 500=0.01%, 750=0.01%, 1000=0.01%
lat (usec)   : 2=0.01%, 4=0.01%, 10=1.43%, 20=87.06%, 50=10.48%
lat (usec)   : 100=0.75%, 250=0.24%, 500=0.03%, 750=0.01%, 1000=0.01%
lat (msec)   : 2=0.01%, 4=0.01%, 10=0.01%, 20=0.01%, 50=0.01%
cpu          : usr=7.91%, sys=18.76%, ctx=560581, majf=0, minf=23
IO depths    : 1=100.0%, 2=0.0%, 4=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>=64=0.0%
    submit    : 0=0.0%, 4=10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64=0.0%, >=64=0.0%
    complete  : 0=0.0%, 4=100.0%, 8=0.0%, 16=0.0%, 32=0.0%, 64=0.0%, >=64=0.0%
    issued rwts: total=559688,0,0,0 short=0,0,0,0 dropped=0,0,0,0
    latency   : target=0, window=0, percentile=100.00%, depth=1

Run status group 0 (all jobs):
READ: bw=219MiB/s (229MB/s), 219MiB/s-219MiB/s (229MB/s-229MB/s), io=2186MiB (2292MB), run=10001-10001msec
./test 随机读写,模拟 I/O 压力
sudo fio --filename=./test \
  --filesize=2G --direct=1 --rw=randrw \
  --bs=4k --ioengine=libaio --iodepth=256 \
  --runtime=120 --numjobs=4 --time_based \
  --group_reporting --name=job_name --eta-newline=1
模拟 Crystal DiskMark 测试磁盘性能

本部分来自 Raspberry Pi 4 B Review and Benchmark - What’s improved over Pi 3 B+

sudo fio --loops=5 --size=500m --filename=fiotest.tmp --stonewall --ioengine=libaio --direct=1 \
    --name=SeqRead --bs=1m --rw=read \
    --name=SeqWrite --bs=1m --rw=write \
    --name=512Kread --bs=512k --rw=randread \
    --name=512Kwrite --bs=512k --rw=randwrite \
    --name=4KQD32read --bs=4k --iodepth=32 --rw=randread \
    --name=4KQD32write --bs=4k --iodepth=32 --rw=randwrite \
    --name=4Kread --bs=4k --rw=randread \
    --name=4Kwrite --bs=4k --rw=randwrite

由于性能测试的参数通常会很长,fio 还支持将参数放置在配置文件中,便于修改和重复使用。

fio 的配置文件被称为 job 文件,定义了一组需要模拟的 I/O 负载。fio 支持输入多个 job 文件,每个 job 文件会依次运行。而 job 文件内的任务默认是并行运行的,可以使用stonewall参数来保证串行。

Job 文件使用 ini 格式,通常包括一个 global 节定义共享参数和若干个 job 节定义每个 I/O 任务的参数(可以覆盖 global 节的参数)。

模拟 Crystal DiskMark 测试磁盘性能 job 文件

[global]
ioengine=libaio
direct=1
size=4g
runtime=60
loops=3

[Read SEQ1M Q8T1]
bs=1m
iodepth=8
rw=read

[Read SEQ1M Q1T1]
stonewall
bs=1m
rw=read

[Read RND4K Q32T1]
stonewall
bs=4k
iodepth=32
rw=randread

[Read RND4K Q1T1]
stonewall
bs=4k
iodepth=1
rw=randread

[Write SEQ1M Q8T1]
bs=1m
iodepth=8
rw=write

[Write SEQ1M Q1T1]
stonewall
bs=1m
rw=write

[Write RND4K Q32T1]
stonewall
bs=4k
iodepth=32
rw=randwrite

[Write RND4K Q1T1]
stonewall
bs=4k
iodepth=1
rw=randwrite
保存为fio_CrystalDiskMark.ini,然后运行
fio --filename=xxx fio_CrystalDiskMark.ini

fio 输出内容比较丰富,除了带宽 BW 外,还可以关注 IOPS、提交延迟 (slat)、完成延迟 (clat)、以及 iodepth 分布等。输出内容具体含义可以参考 man 手册 OUTPUT 节。

文件系统

在 Linux 上,ext4 是最常见的文件系统。但是对于某些需求,ext4 可能无法满足,例如:

  • 需要支持存储大量文件,数量甚至可能超过 ext4 的限制
  • 需要支持快照、透明压缩、数据校验等高级功能

「分区与文件系统」部分会对文件系统的选择进行介绍。 本部分主要介绍与文件系统、挂载等有关的通用内容。

/etc/fstab

/etc/fstab 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配置文件系统挂载的文件。 在启动时,系统会根据 /etc/fstab 中的配置自动挂载文件系统。 如果配置不当,那么开机时就可能会出现挂载失败,从而进入紧急模式的情况。

下面给出一个在 QEMU 虚拟机中的 Linux 系统的 /etc/fstab 的例子:

# <file system> <mount point>   <type>  <options>       <dump>  <pass>
UUID=6cf8f654-9a14-4703-be4e-c5a059c9f7f8 /               ext4    errors=remount-ro 0       1
/dev/sr0        /media/cdrom0   udf,iso9660 user,noauto     0       0
sharing /mnt/sharing    virtiofs    defaults,nofail 0   0

可以看到第一部分定位了文件系统的位置。对于物理磁盘来说,使用 UUID 是比较好的选择,详情可参考分区与文件系统中对 /dev/disk 的介绍。/dev/sda1 这样的设备名虽然也可以使用,但是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。 对特殊的文件系统,这里的内容由对应的实现决定,例如 tmpfs 的话,这里可能就是 none 或者 tmpfs; 例子中的 virtiofs 是 QEMU 的虚拟文件系统,用于与宿主机共享文件, 由于设置中的 targetsharing,因此这里的设备名是 sharing

后面则是挂载点、文件系统与挂载选项。挂载选项中大部分会提供给文件系统(例如这里的 errors=remount-ro),但是有一些是通用的设置。 例如 noauto 选项表示启动时不挂载,nofail 表示即使挂载失败也不影响启动。 一个在 fstab(5) 中没有提及的重要选项是 _netdev,它表示这个挂载点需要网络连接, systemd 会配置启动时在网络配置好之后才挂载。 这个选项在挂载基于网络的存储时非常有用。

"dump" 可以忽略(0 即可),而 "pass" 标记了文件系统检查(fsck)的顺序:0 不检查,根分区应该为 1,其他分区为 2。

在修改配置后,如果系统使用了 systemd,应当使用 systemctl daemon-reload 来让 systemd 重新加载所有的 mount 单元。 否则 mount -a 之后,systemd 可能会「好心」地帮你改回来。

补充阅读

对 Linux 虚拟机上的永久性磁盘性能进行基准测试:GCE 关于使用 fio 进行磁盘性能测试的文档。


  1. IOPS 为每秒的 I/O 操作数,可以简单认为是命令操作延迟的倒数。